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成果科通知>>正文

成果科通知

2024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公示表

2025-06-22 | 来源: | 查看:

项目名称

贡柑无损分级及全果综合利用技术集成与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

1.德庆县柑桔研究所

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3.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

4.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5.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6.佛山市中科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

7.广州市珠江饼业食品有限公司

8.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9.德庆县兴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0.仁化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11.四会市桔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2.德庆坤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

1.马路凯(完成单位: 德庆县柑桔研究所, 工作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2.王琴(完成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工作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3.董娜(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 工作单位: 广

东省农业对外经济与农民合作促进中心)

4.王锋(完成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工作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5.傅曼琴(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工作单位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6.胡益波(完成单位: 德庆县柑桔研究所, 工作单位: 德庆县柑桔研究所)

7.李霜霜(完成单位: 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工作单位: 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8.卫娜(完成单位: 广东广业清怡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广东广

业清怡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9.温靖(完成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工作单位: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10.罗铭欣(完成单位: 德庆县柑桔研究所, 工作单位: 德庆县柑桔研究所)

11.郭晓玲(完成单位: 潮州市乡村振兴发展中心, 工作单位: 潮州市乡村振

兴发展中心)

12.唐雪华(完成单位: 仁化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工作单位: 仁化县农

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13.徐蓓蕾(完成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工作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14.禤先耀(完成单位: 广州市珠江饼业食品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广州市珠

江饼业食品有限公司)

15.邹天龙(完成单位: 佛山市中科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 工作

单位: 佛山市中科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

16.陈文勇(完成单位: 四会市桔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四会市

桔田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7.石柳华(完成单位: 德庆县兴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德庆县兴

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18.陈慧(完成单位: 德庆县东璞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德庆县东璞

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19.龙泽政(完成单位: 佛山市中科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 工作

单位: 佛山市中科农业机器人与智慧农业创新研究院)

20.何敏光(完成单位: 德庆坤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工作单位: 德庆坤

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项目来源于肇庆市实施2021年广东省乡村振兴战略专项资金(“大专项+任务清单”)项目《德庆贡柑无损筛分及非鲜食果梯次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的资助。项目依托科技成果“德庆贡柑无损筛分及非鲜食果梯次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广”于2024年1月通过项目验收。项目获授权发明专利7件,实用新型专利12件,软件著作权1项,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论文7篇。

针对贡柑分选自动化程度低导致鲜销果品质不一,鲜销果时有滞销,小果、次果等利用度低,加工产品不足,营养成分流失严重、活性成分不明确等质量安全问题突出等关键科学问题和技术难点,研发推广了贡柑糖度高光谱无损自动筛选机、物理场耦合干制和粉制技术、全果压榨技术、营养成分减损保持技术。

项目共有12家单位参与,成立了由20名高中初级职称科技人员组成的专项推广工作组,确定推广重点,制定推广计划,建立示范平台和示范样板,以点带面,辐射推广。推广组将相关设备和技术推广到省内企业20余家,2021年以来累计走访调研企业、果农40余次,开展培训20多场次,培训人员累计4000多人次,发放宣传册12000余册,新建或改造示范生产线9条并全部实现规模化生产,累计筛选高品质果实6.26万吨,提升了贡柑分选和加工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程度,填补了广东部分山区乡镇贡柑无自动化分选生产线的空白,改变了现有筛分程度低的现状,丰富了贡柑加工产品的类型,延长了贡柑的商品货架期,有效解决了筛分后非鲜食果和滞销果的去路问题。通过产业的扩容提质增效,吸引了一大批返乡就业创业青年,使青年人才留在乡村、建设乡村。同时,推广人员通过引导企业建立“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保底收购”等联农带农方式,构建紧密利益联结机制。近3年实现直接经济效益4.3亿元以上、产生利润0.64亿元以上,新增劳动力就业2万多人,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