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通知公告>>成果科通知>>正文

成果科通知

2024 年度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公示表

2025-07-03 | 来源: | 查看:

                                      项目名称以水稻生产机械化为抓手的农机化技术示范推广

                                   


                                   主要完成单位

1.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2.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
4.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5.肇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肇庆市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主要完成人

1. 刘裕深(完成单位:肇庆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作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2. 叶雪辉(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3. 黄红英(完成单位: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工作单位: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
4.刘岳(完成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作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5.黎坚(完成单位:肇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单位:肇庆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6.周士琳(完成单位:肇庆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作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7.曾秀铃(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8.丘勇平(完成单位: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9.杨相泉(完成单位:兴宁市畜牧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工作单位:兴宁市畜牧农机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0.黄盛标(完成单位:肇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11.吴平凡(完成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工作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12.邹曦(完成单位:肇庆市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工作单位:肇庆市高要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13.黄玉明(完成单位:惠东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工作单位:惠东县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
14.苏东霞(完成单位: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15.周莹(完成单位:肇庆市林业科学研究所,工作单位:肇庆市农林科学院)
16.叶民(完成单位:肇庆市旭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单位:肇庆市旭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广东丘陵山地占比超过 60%,特别是肇庆等地区以山地和丘陵为主,现有农机装备较难满足丘陵山地发展需求,严重制约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重要指示精神,引进并推广适用于丘陵地区的水稻等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技术迫在眉睫。本项目以肇庆市为核心示范区,联合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广东省现代农业装备研究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等科研推广单位,创新构建“院地合作+省市县三级协同“推广机制,重点突破水稻机收减损、无人机绿色防控和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关键技术。从 2022 年起至 2024 年,以肇庆市为主联动其他市县,着力在开展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为主的丘陵地区农机化技术示范与推广,以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丘陵地区农机化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三年期间,项目共投入资金超过 600 万元,项目各主要完成单位共开展系列培训 103 期、示范演示活动 106 场,为肇庆及项目区域培训农业从业人员 10600 人次;在肇庆市开展“省市联动”水稻机收减损大比武 3 场、市县级自主开展水稻机收减损比武等活动 23 场,合力推广机收减损技术,成效明显,水稻机收减损技术应用面积 378.95 万亩,机收损失率平均值保持在 2.32%,机收减损带来的增收 5263.78 万元。同时,扎实推进无人机绿色防控、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和马铃薯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工作,肇庆市近三年水稻机械化率提高了 3.6 个百分点,农用无人机防治面积达到 887.94 万亩次,节约 30%的农药和 90%的水资源,降低人工成本 50%,累计实现节本增效 1.625 亿元,项目综合效益达 2.1514 亿元。通过本项目的实施,丘陵地区农机化率显著提高,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节本增效和联农带农,其推广方法与机制创新性强、覆盖面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为“百千万工程”发展贡献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