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名称 | 黑水虻饲料原料的开发及在水产中的应用 |
主要完成单位 | 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3.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4.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5.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要完成人 | 1.黄燕华(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和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作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2.王国霞(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3.彭 凯(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4.周 萌(完成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工作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
5.胡俊茹(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6.张海涛(完成单位: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7.莫文艳(完成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工作单位: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8.黄文庆(完成单位: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9.邓 登(完成单位: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作单位:深圳市澳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10.朱喜锋(完成单位: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单位:广州飞禧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项目简介 该成果针对产业重大需求,以缓解养殖业饲料资源短缺,餐厨垃圾污染环境、资源浪费,实现黑水虻高效转化餐厨及饲料化高值化利用为目标,重点开展黑水虻室内规模化高效处理餐厨垃圾及分离技术、黑水虻饲用价值评价、饲料蛋白源替代技术等攻关,建立了黑水虻饲料原料数据库;研发创制了黑水虻新产品5个,2个获得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称号;提出黑水虻产品在10种水产养殖动物中的配套应用新技术;率先建立了黑水虻产品的质量规范,制定发布团体标准3项。通过产学研合作,优势互补,深度融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建立开发新型饲料蛋白原料、创制新产品进行应用并建立有效的推广模式。获农业部/省/市农业主推技术5项次、专利34件、高新技术/广东省名牌/知名产品4个、中国功能性水产配合饲料十佳或优秀品牌2个、发表论文43篇。成果应用于水产饲料65万吨、鱼虾养殖100万亩,新增销售额57亿元,带动农户1.5万户增收。处理餐厨废弃物获得的黑水虻蛋白总量相当于新增4万亩耕地的产出,同时降低养殖氮磷排放30%以上,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项目技术、产品及产学研合作机制创新性强,市场竞争力强,有效缓解我国养殖业饲料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的双重矛盾。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