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示时间:2022年3月15日至2022年3月21日,共计7天。如有任何异议,请于公示期内向科技处实名反映。
公示期间,如对公示内容有任何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学校科技处实名反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真实姓名(并签名)、联系方式和反映事项的证明材料等;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请提供单位名称(并加盖公章)、联系人、联系方式和反映事项的证明材料等。凡匿名异议、超出期限异议的不予受理。
联系人:孔俊轩
联系电话:89002060
地址:海珠校区行政楼803室
科技处
2022年3月15日
登记日期: 2022-02-16
完成单位: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完成人员: 田允波,黄运茂,林蠡,沈玉利,许丹宁,刘双印,陈平,古飞霞,舒绪刚,徐龙琴,李仕新,刘佳,梁日深,杨灵,袁朝霞,唐军,周萌,刘文俊,曹楠,江丹莉,潘建秋
研究起止日期: 2017-01-01至2019-12-31
主要应用行业: 农、林、牧、渔业
社会经济目标: 农林牧渔业发展
评价单位: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
评价日期: 2021-10-13
成果简介: ①课题来源与背景 面对当前和未来广东省水禽养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如何解决当前广东省水禽业生产实际中存在的瓶颈问题,为水禽业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促进广东省水禽业做大做强?除了利用得天独厚的品种资源、劳动力资源及一定水平的生产技术,首要问题还是需要政府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建设水禽健康养殖技术领域的科技创新平台和研究团队。本项目申请建立的“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正是从广东省水禽业实际出发,顺应广东水禽业发展的趋势和需求,从项目依托单位的现有基础和研究实力出发提出的建设目标。 ②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实验室围绕广东省水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需求,重点开展水禽遗传资源开发与繁殖调控、水禽营养与生态养殖技术、水禽生物安全与产品质量溯源等领域前沿性和前瞻性研究,通过研发出创新性的生产技术和产品,为广东省水禽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从而推动广东省水禽业做大做强。同时,通过“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大力推动申报单位动物学科的发展,不仅使之成长为省级特色专业,并建设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成为学校作为传统农业院校的品牌。“广东省水禽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是对本依托单位水禽健康养殖技术领域现有平台的一个大提升,将对本单位的水禽科技创新团队的发展、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和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产生极大推动作用,促使依托单位通过更深层次的产学研合作、更具创新性的科技成果和更好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为广东省乃至全国的水禽业发展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技术保障。 ③主要论点与论据 广东省虽然是我国的水禽生产和消费大省,并且全省水禽业在近年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水禽业的产业规模与猪、鸡等产业相比相对较小,导致长期来政府重视不够,科技投入太少,发展滞后,使得水禽业在当前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呈现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迫切需要有力的技术支撑。这些问题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禽良种繁育体系不完善。 (2)饲料需要营养研究相对滞后。 (3)利用水面进行的生产方式和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 (4)水禽疾病防疫体系不健全,防疫难度大。 (5)养殖户缺乏有力的水禽生产技术。 (6)水禽产品质量安全溯源体系亟待建立。 ④创见与创新 (1)广东是水禽大省,迫切需要建设水禽科技平台,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技术支撑,但省内鲜见这类平台。本实验室是为数不多长期从事水禽健康养殖研究的平台,本实验室的建设顺应水禽业发展需求,填补了省级平台在水禽领域的空白,建设水禽业省级平台。 (2)实验室长期从事水禽健康养殖研究与实践,成果产生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凝练出水禽遗传资源开发与繁殖调控、水禽营养与生态养殖技术、水禽生物安全与产品质量溯源三个研究方向;围绕水禽生产,科技创新工作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实用性。 (3)在水禽业转型升级期,通过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进,注重产学研结合,坚持生态养殖模式,关注生态循环、基因与环境互作、动物福利、渔-禽立体养殖下疾病发生、智能监控与产品溯源等前瞻性工作。 ⑤社会经济效益,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服务方面,以科技创新工作为基础,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等。 首先,是加强与水禽养殖企业的紧密产学研合作,重点加强基地建设,立足于主产区开展基地建设工作。建设期,围绕水禽养殖业现状和分布,先后调整和建设产学研基地11个,包括养殖企业、饲料生产企业、生物制品企业等,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开展、成果转化与示范。 其次,是加大成果的转化力度,结合实验室的科技创新成果,依据企业的实现生产需求,及时将成果就地转化并示范。建设期,累积专项各种科技成果6项,包括养殖技术、杂交配套生产技术、养殖新模式、环境控制新技术、育种新技术等。 其三,组成专家组积极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生产调研、数据调查、技术培训、技术咨询、实习教学等多样化的方式,为广大养殖企业(户)的生产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建设期,先后直接与16家企业、6个农技推广部门、50多家个体养殖户直接对接;共开办培训班5次,313人次。 第四,充分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化技术建立服务广大养殖户的交流和服务平台,建立及时、便捷、直接的沟通渠道,为广大生产提供有力的团队支撑。建设期,分别创建了水禽养殖的QQ群和微信群,为广大养户和养殖企业进行线上养殖培训、疫病防控、技术指导、市场信息交流提供便民途径。 存在的问题: (1)队伍需壮大,结构待优化,领军人才少,骨干成长慢; (2)高级别项目少,基础类研究弱; (3)高水平文章少,标志性成果缺。 ⑥历年获奖情况 (1)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与促进奖,产学研合作创新奖(个人),2020; (2)种鹅反季节高效繁殖关键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 2019; (3)广东鹅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的研究与集成应用,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优秀奖,2018; (4)广东鹅规模化养殖关键技术推广与应用,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