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服务>>正文

社会服务

助力“百千万工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两院系与潮州市相关重点镇(街)开展合作签约

2023-12-07 | 来源: | 查看:

来源:学习强国号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二级平台  时间:2023-12-07

当前,广东省正在推进百校联百县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为深化校地合作,强化潮州市“百千万工程”重点镇(村)乡村振兴的人才、智力和科技支撑,11月27日至28日,在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粤东分院(简称“粤东分院”)牵线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吴小玲、院长倪雄飞一行先后到潮州市湘桥区桥东街道、潮安区龙湖镇和饶平县东山镇举行“百千万工程”校地合作签约授牌仪式。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联合与各镇(街)签订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乡村振兴研究基地合作框架协议,设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岭南地方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中心观测点”、“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粤东分院实践教学基地”。相关镇(街)党政领导、驻镇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中山市结对帮扶潮州市乡村振兴驻市指挥部、潮州市广济农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领导参与了签约挂牌仪式。

一、桥东站

一弯韩江水,悠悠家乡情。11月27日上午,学院与湘桥区桥东街道签约挂牌,桥东街道办事处王群主任对我院吴小玲书记、倪雄飞院长一行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桥东街道的发展现状。作为城市东扩的“桥头堡”,桥东街道正紧紧抓住省委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有利契机,认真落实市委、区委部署要求,积极抢抓韩江新城建设的战略机遇,聚焦产业发展、城乡融合和资源整合三方面,用党建引领集智聚力,以“一圈两带三片区”为着力点,全力建设“活力新城·秀美桥东”,开展一系列民生实事项目,打造街道焕新面貌,构建“三新”格局,在新起点上推动桥东街道高质量发展跃上新水平。王群主任希望在‘双百行动’中借助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科研优势,帮助当地抓好产业发展、城市建设、乡村振兴等七个方面的工作,推动桥东街道发展实现新的跃升。

倪雄飞院长介绍了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光辉历史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各专业的发展历史、现状与优势,以及服务地方乡村振兴的经验,表示将按照“县域所需、高校所能”的原则,立足桥东实际和发展需求,找准合作切入点和突破点,积极谋划开展合作项目,推动“双百行动”落地落实;将充分发挥学院和相关院系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人才培养等优势,在县域产业发展、集体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和改革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共建,为桥东扎实有效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吴小玲书记就校地党建合作、人才培训等工作做了介绍和反馈。

双方就人才实习、镇街干部培训、重点村集体经济建设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与会人员还到潮州市首批“百千万工程”精品示范村社光村进行了参观考察。

二、龙湖站

古寨兴百业,焕发新活力。11月27日下午,学院跟潮安区龙湖镇签约挂牌,龙湖镇党委副书记郑利锋对我院吴小玲、倪雄飞院长一行前来交流合作表示衷心感谢。他介绍了龙湖镇的发展特色,该镇强化党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深挖古寨文化、红色文化和乡贤文化内涵,以文兴业、以文赋能、以文聚力,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实施落地,探索出了一条多元文化、和美乡村的振兴发展新路径。龙湖古寨始创于北宋,迄今一千多年,素有“潮居典范、祠堂千家、书香万代”之誉,曾为潮汕平原历史上最繁华的村落。近年来,龙湖镇抓住省领导定点联系市头村的有利契机,争取多方资源,多措并举,内外兼修,让千年古寨焕发新活力。同时,该镇抓住鹳四村被中组部定为组织振兴建设红色美丽乡村试点的契机,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凝聚各方力量,打造极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基地,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此外,该镇还以乡贤文化为桥梁,凝聚乡贤力量,集中乡贤智慧,搭建乡贤反哺乡村振兴载体和阵地,探索出了乡村善管善治的新模式,激活乡村治理正能量。


倪雄飞院长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发展现状与优势,结合了龙湖镇的发展目标和现有资源,他表示,我院将加快推动校地合作基地建设,依托基地开展社会实践,培养乡村实用型人才,开展驻村服务;我们将加快推动解决龙湖镇乡村建设的难点痛点问题,让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成为政策解读的宣传队、历史文化的传播者、乡村致富的推进器和乡村治理的研究员,同时,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可以加强村庄规划建设咨询和乡村产业规划发展指导,两个学院共同打造校地合作样板,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模式。

双方就人才实习、文化遗产挖掘保护及活化利用、重点村乡村治理和农文旅产业发展合作进行的深入交流。与会人员还到龙湖镇后郭村、鹳巢四村、龙湖古寨等地方参观考察。

三、东山站

传红色基因,强绿色经济。11月28日上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一行到饶平县东山镇开展签约挂牌合作工作。东山镇党委书记潘海烨介绍了东山镇地处闽粤交界和促进“”红绿融合”、推动农文旅发展思路,对本地茶、龙眼、荔枝、竹、梅等产业和东明村为代表的特色村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团队持续在东山镇的帮扶工作表示感谢,也提出希望在镇域农文旅产业规划和运营、品牌活动推广、特色产业人才培育和创新发展方面能得到学院更多支持,讲好东山故事、通过资源盘活实现兴村富民。中山市结对帮扶潮州市乡村振兴驻市指挥部曹康琳总指挥代表帮扶工作队感谢了学校和仲恺特派员团队对东山农文旅和乡村治理的贡献,也提出希望就建设职工疗休养基地、特色产业推广等加强合作。

吴小玲书记对东山镇党委政府及帮扶工作队支持我院学校实习和特派员工作开展表示了感谢,也表示将协调工会等部门加强和镇的联系,进一步支持好镇农文旅特色产业发展。倪雄飞院长介绍了学校和学院的情况后,也就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等专业的实习,乡村治理的特色经验研究推广合作提出了建议。

与会人员在东山镇党委潘书记和工作队的陪同下考察了东明村的民宿项目建设情况和竹编等特色产业,参观了“红色村”湖岭村西泉公书院,西山村古树公园,就农文旅产业发展和乡村运营等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

据悉,潮州市人民政府与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于 2021 年5 月签订全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力争在“第二个百年”征程和新的乡村全面振兴阶段书写乡村振兴校地合作新篇章。2021年9月以来,双方共建广东乡村振兴培训学院粤东分院,通过人才培训平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平台和产业科技服务平台的运营,形成“校政企”协同服务乡村振兴的新平台,为潮州市人才培育、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2023年粤东分院已与潮安区龙湖镇后郭村、饶平县东山镇东明村、湘桥区桥东街道社光村开展了前期的校地合作对接,对接了6批次42名来自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何香凝艺术设计学院、农业与生物学院、轻工食品学院、管理学院、经贸学院等跨学科学生团队开展主题实践,实习成果获得地方表彰,相关作品获得3项国家级奖项。此次“校政企”合作签约后,各方将建立更完善的人才、技术交流机制,深度推进乡村治理和重点村集体项目运营,探索政府引导下的“校政企”协同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经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