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简介:糖蜜酒精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浊度、色泽度和高有机质的废水,含有丰富的N、K、有机质等养分,同时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资源化处理目前将主要将糖蜜废液浓缩后高温制粒用于作肥料,但这种肥料植物利用率低,肥效差、增产效果不明显。而且高温制粒能耗高,产生的废气气味大,本工艺采用液体混凝、酸化催化分解,小分子有机碳液,与微量元素和微生物结合处理,减少高温制粒环节,同时提高肥料生物利用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目的技术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1、以垃圾灰飞、壳聚糖等物质为原料,制备新型絮凝剂,用以处理糖蜜废液,解决了糖蜜废液前处理工艺中处理时间长、效果差等问题。
2、通过酸化氧化催化等工艺降解高浓度的糖蜜废液等食品发酵液,获得了小分子有机碳液体肥,与微量元素或天然矿物质等结合,得到可直接被作物吸收的新型有机碳液体肥与土壤调理、给作物营养双重功效的土壤调理剂,且在国内利用糖蜜废液制备有机碳液体肥料并产业化。
3、将微生物、粉体纳米水溶有机碳引入复合肥塔式生产工艺,开发有机无机复混肥作为追肥使用的新方法,解决在高塔工艺中,水溶有机质115℃高温易变性问题。
4、首次采用纳米有机碳微生物包裹技术,将有机碳与微生物、无机盐结合,各物质相互促进功能的发挥,达到多技术协同增效的目的,达到多技术协同增效的目的,并且具有微生物保质期长,杜绝高盐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等优点,突破高盐微生物肥料只能在总养分低于50%的肥料中注入微生物功能的瓶颈。
本项目获得已授权专利17项,出版专著1部,参与制定国家标准4项、广东省地方标准1项。
本项目的技术经济指标、应用及效益情况如下:
本项目产品已在全国22个省市区500多家农资企业推广应用,团队研发的有机碳液体肥和微生物包膜肥料(芭田黄金系列产品),在叶菜作物(菜心、小白菜、韭菜等)、瓜菜类作物(冬瓜、豇豆、番茄等)、果树作物(柑橘、香蕉、番石榴等)等作物进行了青枯病、枯萎病等土传病害防止以及土壤连作障碍改良等。产品应用后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1-2次,作物增产8.2%-9.8%,亩收益平均增加243元。成果截止2020年生产肥料超31万吨;推广应用该成果累计新增产值10.95亿元,新增利润1.64亿元,近两年(2018-2019)推广面积分别为2600万亩和4320万亩,2年累计面积达6920万亩,累计增收节支(社会经济效益)2.15亿元,取得了明显的生态环境效益。
以该技术体系为支撑,已形成省(部)认定高新技术产品、中国肥料行业产品 18个,与企业合建研发中心2个,与申报单位联合共建博士生工作站1个,为企业培养技术总监5名。同时,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12名、博士后2名,为行业培训技术人员620人次。获得发明专利授权17项(另有26项在实质性审查阶段,受表格限制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中只能列出16项授权的发明专利),已公开发表论文2篇,专著1部(糖蜜废液的资源化处理及应用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20.8)。
联系人: 舒绪刚 等
电子邮箱:shuxugang@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