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讯 昨日(6日)全省科技外事工作会议在穗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全国第九次科技外事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省科技外事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形势,明确我省“十二五”时期国际科技合作的思路与目标。
据悉,围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我省形成了独特的“哑铃型”国际科技合作新模式,建立了与独联体国家、创新型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紧密的合作关系,引进和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的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推动了广东企业和科研机构“引进来”和“走出去”,形成开放创新的国际科技合作格局。截至2012年6月底,我省已建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46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6家。
我省紧跟世界科技发展,在新能源与节能、精密制造、中医药研究和重大疾病防治、新材料、现代服务业、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和信息领域等领域与欧盟及欧美发达国家取得了丰富的合作经验。
在粤港合作方面,通过实施“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重大项目联合招标”,有效促进重点领域关键技术的突破,解决行业共性难题。至2011年底,广东省市两级政府共投入经费近22亿元人民币,香港特区政府共投入19亿元港币。目前粤港项目已累计实现产值4000亿元,实现利税近1000亿元;直接吸引高级人才超2600名,培养各类人才超7000人;已申请专利2.6万项,其中发明专利1.1万项,取得突破性技术1500多项,已有多项技术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占领技术制高点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国际科技合作方面,截至2011年底,我省与独联体国家的多家机构共达成10多个科技合作协议。去年我省与乌克兰国家科学院筹备共建“中国-乌克兰巴顿焊接研究院”,这项工作得到了国家、省、市各级领导的高度关注,2011年6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乌克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与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举行会谈,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是双边科技合作的重点内容。目前,中乌巴顿焊接研究院已获得科技部支持6000多万元,获得省市支持超过1亿元,先后引进各类国内人才20余人。
我省还与以色列在东莞松山湖建立了中以水处理环保创新产业园,初步规模已达15亿元人民币。该园积极推进广东与以色列在水处理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创新合作,通过政府引导资金带动民间资本企业化运作,将打造成为双方科技合作的一个标杆。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广东省对外科技合作将紧密结合广东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重点强化粤港澳台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提升广东与独联体国家和以色列科技合作水平,拓展与美国、欧盟等的科技合作领域与模式。争取“十二五”期末,建成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0家,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0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