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的精神,进一步推进我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为提高学校综合实力、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建设文化强省做出应有的贡献,学校制定人文社会科学“十二五”发展规划。
一、总体思路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学术研究的社会主义方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于学校、广东乃至全国发展的实际需要,开拓创新,突出研究特色,彰显比较优势,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以此提高学校教育的通识化水平,开创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二、基本目标
根据省“瞄准世界先进水平,不断提升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的综合创新能力和国际学术竞争力,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构建起具有世界视野、广东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社科研究水平居全国前列”的要求,到2015年,大力提高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提升科研竞争力和创新力,彰显“三农”和“仲恺”两大品牌,力争经济管理等学科申报硕士点实现突破,力争再获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扩大教育部和省社科基金的立项数,为学校建设多学科大学提供强有力的人文社会科学支撑。
——提高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水平,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出精品,出亮点,力争形成学科优势,以此深入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提高育人效果。
——深化广东区域经济发展、广东农村社会建设、廖仲恺何香凝思想、艺术设计等领域的研究,产生一批有影响、有成效、有特色的力作,努力打造学术品牌,形成特色学科,力争在我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整合现有研究机构和研究力量,重点建设,力求突破,形成具有农工特色、渗透廖仲恺何香凝精神的学术优势。
——培养一支理论扎实、科学能力强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人才队伍,重点培养若干中青年研究骨干,形成年龄、知识、学科等结构合理、团结协作、开拓奋进的研究团队。
——改进科研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推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良好氛围的形成。
三、主要任务
——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研究。根据国家关于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队伍的作用,进一步明确、凝炼研究方向,以德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研究重点,以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组织整合学校相关研究力量,加强选题策划,深化理论研讨,形成有深度、有影响的研究成果。
——加强“三农”问题的应用对策研究。发扬学校关于“三农”问题研究的传统优势,围绕农村、农业、农民的重大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立足珠三角,面向全广东,扎实、深入地研究广东区域经济的规律,提出切实可行、具有指导性的科学见解和对策,发挥政府决策的“智库”作用。
——加强廖仲恺何香凝思想的特色研究。加强岭南历史文化研究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任务,为此要进一步深刻认识学校在廖仲恺何香凝思想研究方面的优势和特色,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保持研究的优势地位。
——建设有实力、有影响的研究机构。广东建设文化强省要求:“坚持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对策研究相结合,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优长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推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培育理论学术精品,造就高素质的哲学社会科学队伍,建设学术强省。”以此为目标,从广东省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出发,按照优化结构、合理布局、突出重点的要求,在对现有研究机构进行综合考核评估的基础上,有重点地建设若干研究成效突出、发展前景良好、具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所,如仲恺文化研究所、廖承志与池田大作研究中心、农村法律与社会研究所、产业经济研究所、何香凝艺术研究所、农村社会发展研究所等。
——加强学科建设,优化学科结构。从国家、广东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出发,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不断优化学科结构,整合研究资源,大力加强学科体系建设,构筑优势学科点、研究领域和学科群,推动学校人文社会科学整体发展,逐步形成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科发展需要的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传统学科和交叉学科布局相得益彰的学科结构。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适当增强学校科研基金对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的资助力度,有重点、分层次地加强对教学科研人才特别是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对于潜力大、干劲足的人才要重点培养,创造条件支持他们到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访问。建立传帮带机制,形成良性的科研攻关团队。进一步完善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资助和评奖制度,对于优秀科学成果进行重点资助和重点奖励。
——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进一步健全人才成长、人才使用、人才配置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奖进罚退,形成比学赶超、创先争优的机制和氛围。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引进学术造诣深的高层次人才,提高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研究水平。
——加强师德建设。以构建学习型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促使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恪遵育人宗旨,坚守学术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做人、做事、做学问相统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注重学术活动的社会效果。
四、主要措施
——加强对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将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将繁荣发展人文社科工作纳入学校总体规划。学校要加强对人文社科工作的领导,定期研究人文社科工作,制定规划,提出要求,加强督促,保证人文社会科学工作的政治方向,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提高,条件成熟时成立社科处,在党委的领导下具体负责人文社科工作。以“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为指导,制定实施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
——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研讨活动。一方面,坚持引起来、走出去的做法,了解、熟悉并力争站在学术的前沿。同时,发挥学校教师和研究人员的作用,积极组织有关学术论坛活动,展示成果、交流心得,不断提高学术研究水平。
——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的资金投入。坚持点面结合、优项优投的原则,继续加强对国家及省部级人文社科基金等项目的配套资助;同时加大校内基金的资助力度,优秀项目重点支持。
——增加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专著出版专项基金的支持额度。坚持对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出版的资助政策,对于学术价值高、创新性强的高水平学术著作适度重点资助,激励人文社会科学教师和研究人员的科研干劲。
——加强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资料建设。加大人文社会科学图书资料建设的投入,加快图书资料更新速度,加强电子资源数据库的引进和开发。
——创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了充分展示学校人文社科的研究成果,激励教师和研究人员开展研究工作,构建学术交流的平台,尽快创办《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努力提高办刊水平,确保刊物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