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服务>>特派员>>正文

特派员

探索“1+3+N”新模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科技特派员团队赋能乡村建设

2025-01-26 | 来源: | 查看:

1月12日至15日,高州市石板镇来了一群青春面孔,他们深入乡村建设一线,调研走访,在乡村产业规划、生态建设等方面挥洒青春智慧,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

这是来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的研究生、本科生团队,以农业科技特派员行动为契机,在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高州市石板镇科技特派员团队负责人周映萍、仲恺生态保护修复(水土保持)与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创新团队负责人叶有华教授的带领下,在4天的实地调研里,对祥章村开展了全面的实地考察。

村庄规划、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典型村建设……这群茂名籍学子,在导师的带领下,用所学所能助力家乡建设。

经过实地调研、并与镇村干部深入交流,科技特派员团队建议,石板镇要以典型村培育为契机,深挖“长寿米”“长寿村”的资源特色,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为抓手,促进祥章村自然生态景观、村落文化、休闲有机农业融合发展,激发乡村活力、提升乡风文明。

同时,针对乡村有企业无产业、有产品无品牌、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帮扶对策。就笋竹产业导入的可行性进行深入调研。目前,该产业引起当地村民浓厚兴趣。

据悉,此次行动是仲恺团队“1+3+N”帮扶工作模式的生动实践,即以一个核心团队为枢纽,由3名团队成员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及全省乃至全国N类资源,深入石板镇开展驻镇帮扶工作。服务内容根据乡镇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需求和村镇动态变化需求,提供全要素、全过程、全产业链综合服务。

“此次参与实践活动的以茂名籍学生为主,一是让他们搭上‘地线’,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二是让他们对家乡有更为深入的了解,鼓励他们投身家乡建设,把所学所能与家乡发展、乡亲所需结合起来,在积极参与家乡‘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周映萍说。

据介绍,自去年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以来,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驻高州市石板镇科技特派员团队多次邀请科技专家通过线上、线下及实地指导等多种方式对石板镇进行科技帮扶,并联合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和高州市腾丰种植专业合作社积极申报“面向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笋竹繁育种植及其产业化关键技术推广与应用”。

此外,团队负责人周映萍以广东省农村科技派员专家身份,接受南方日报深度访谈,为高州探索“文体+”赋能“百千万工程”提出宝贵意见。同时,周映萍以第一参与人参与《茂名“信”字号公用品牌建设研究》课题研究;团队成员魏晓,为石板镇文创产品、茂名信土特“洪冠雪梨”等进行品牌设计,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助力当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