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的佛冈高岗镇,全产业链鸽业发展高歌猛进。在广东省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的技术指导下,养殖示范场如同精细化的 “鸽子育婴室”,员工化身“超级保姆”,像护理婴儿般及时为鸽子更换“尿布”,实时保持鸽舍洁净如新。智能环控系统精准调节温湿度,配合自动投喂机器按时配送营养套餐,360度监控摄像头更时刻关注着每只鸽子的健康状态,让养殖全程充满科技与温情。
先进的设施和科学的规划,正为高岗优质种鸽的繁育提供坚实保障。在清远肉鸽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 —— 祖代种鸽场,今年在佛冈县高岗镇正式落地。这一项目的启动,在清远肉鸽产业领域吹响了号角,为清远肉鸽产业向百亿级目标迈进注入了强大动力。
产业痛点催生关键布局
清远,作为全国肉鸽养殖规模最大且最集中的地区,存栏种鸽近500万对。但繁荣背后,隐忧重重。按照20%的淘汰率计算,每年需要 100万对良种鸽,而清远市却长期面临着种源短缺的困境,不仅没有一家祖代种鸽场,也缺乏自主培育的肉鸽品种,众多养殖企业无奈陷入“引种 - 退化 - 再引种 - 再退化”的恶性循环,严重制约了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
广东适时实施的 “粤强种芯”工程,犹如一场及时雨,明确提出要加强畜禽种业自主创新,推动种源本地化。高岗镇敏锐捕捉到这一政策机遇,迅速行动,联合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通过科技创新、产业链整合、政策协同等多维度发力,引入社会资金及帮扶资金共7000万元,全力建设 “佛冈县高岗镇省级祖代种鸽场”,立志攻克清远市肉鸽种源短缺这一 “卡脖子”难题。
高标准建设打造产业新引擎
佛冈县高岗镇省级祖代种鸽场项目严格按照国家种禽场的高标准设计建设。2025年初,项目在高岗镇长江村破土动工,总建筑面积达 26217平方米,规划设有21栋种鸽舍、3 栋青年飞棚以及其他一系列完善的配套设施。建成并通过相关评审后,这里将成为清远市首家祖代种鸽场,存栏种鸽可达8万对,每年可向清远乃至全省供应优良种鸽50万对,有效填补清远肉鸽良种供应的巨大缺口。
为确保项目的技术先进性与可持续性,高岗镇政府采用“政企学研”协同模式。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梁雅妍教授牵头的专家团队,将全程为种鸽培育、疫病防控等关键环节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持,加速种鸽繁育技术成果的就地转化。同时,项目创新性地与中核汇能公司合作,探索“种鸽培育 + 光伏”的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实现棚顶光伏发电、棚内高效养殖的双赢局面,为产业发展探索出一条绿色可持续的新路径。该项目已被纳入高岗镇2025年重点推进的10个产业项目之一,政府通过顶格协调机制,积极整合各方资源,全力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
祖代种鸽场引领肉鸽全产业链腾飞

祖代种鸽场的落地,对清远肉鸽产业的升级意义深远。通过品种认证的种鸽,售价可达400元/对,相较于普通肉鸽养殖,年产值将大幅提升,显著增加产业附加值,未来其通过种业科技创新辐射带动佛冈县高岗镇打造清远肉鸽核心产区的效应正逐步显现。

在高岗镇长江村委新围村,总投资2300万元的枫树山鸽场项目已建成投产,成为产业升级的生动注脚。几个巨大的鸽棚搭建在山坡,格外醒目,走进其中,一列列整齐的鸽笼映入眼帘,鸽子低沉的咕咕声此起彼伏,交织出一片热闹景象。这座集鸽子培育、繁殖、饲养于一体的规模型标准化养殖场,配置了全自动孵化机、饲料颗粒机等设备,正是高岗养鸽业迈向机器化、自动孵化生产模式的真实写照。
佛冈县高岗镇原有肉鸽养殖农户众多,但较分散,养殖管理粗放,自动化程度低,肉鸽产品品质及安全性难以保障。随着广东省新一轮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驻镇帮扶工作的开展,依托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畜禽育种、兽医、环控、农机等方面的专业优势,梁雅妍教授牵头的特派员团队在晒禾岗村建立肉鸽养殖示范基地(枫树山鸽场),通过“手把手”教学,向农户传授种鸽选育、饲料配比、智能化养殖等关键技术。


当地养殖户对此感慨颇深:“以前养鸽子,全靠自己摸索,累得够呛不说,鸽子还总爱生病,产量也上不去。现在可不一样了,有了专家团队的贴心服务,温度、湿度都不用咱操心,喂料、孵化也有机器代劳,鸽子住得舒服,长得也壮实,繁殖率蹭蹭往上涨。咱养殖户心里别提多踏实,收入也跟着翻番了!”

梁雅妍教授介绍说,鸽子是自然界中少有的奉行 “一夫一妻制” 的忠诚鸟类,一旦配对成功,便会携手承担起抚育后代的责任,雌雄鸽子轮流孵化、共同喂养幼鸽,这种默契协作能显著提升幼崽的存活率。有趣的是,在科技特派员的指导下,当地养殖户探索利用鸽子的“育儿责任感”,采用假蛋技术来优化产蛋周期。当种鸽夫妇产下真蛋后,饲养员会迅速将其取出,换上外观逼真的假蛋。鸽子夫妇察觉不到蛋的变化,依旧会尽职尽责地轮流趴在巢中孵化。经过18天左右的“无效孵化”,鸽子逐渐停止抱窝行为,很快便会进入下一轮产蛋周期。相较于自然繁育,这种方式大幅提高了种鸽繁育效率,为鸽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种源。
有了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该场7万对种鸽的生产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年产乳鸽达140万只。通过基地示范和技术培训,带动周边农户26户开展科学养鸽,养殖量超过20万对,户均年增收2万元以上。先进肉鸽养殖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促进了高岗镇肉鸽养殖水平的提高和产业升级。
目标:全国最大的肉鸽产业园
如今,随着祖代种鸽场的建设推进,高岗镇已投产的新德福鸽场和枫树山鸽场将获得更优质的种源支持,进一步提升生产性能。同时,它作为产业升级的示范点,也将与祖代种鸽场形成良好的产业联动。不仅如此,2025年1月,高岗镇政府与广东君行集团有限公司签订了《肉鸽养殖及屠宰加工项目框架协议》,拟共同打造 “养殖 + 加工 + 电商 + 文旅” 全产业链融合的肉鸽现代农业产业园。该产业园规划占地面积 3000亩,总投资7亿元,已纳入佛冈县 “百千万工程” 重点产业培育计划。产业园涵盖无抗养殖区、屠宰加工中心、生物医药基地、电商物流中心、鸽文化博览园、肉鸽产业创新中心等六大核心板块,致力于打造全国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肉鸽产业集群。祖代种鸽场作为产业上游的关键环节,与枫树山鸽场等示范点一起,将与产业园形成紧密的产业联动,完善肉鸽全产业链,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未来百亿产业可期
祖代种鸽场落地高岗,是清远肉鸽产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在未来5年内,高岗镇有望实现年供应良种鸽50万对,年产优质肉鸽6000万只,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的目标。
随着这一项目的推进,清远肉鸽产业将逐步摆脱种源依赖,实现自主创新发展。通过全链条整合与跨界融合,高岗镇乃至清远市的乡村振兴与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获得新的强大动能,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更加坚实有力的步伐,书写清远肉鸽产业的崭新篇章。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曹菁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王其琪